明末渊虚之羽:女权与清粉的荒诞联手
先表明立场:历史话题不是我喜欢争的领域,明也好清也罢,于今而言不过是落后专制的标本。只要和现代文明有距离,谁上演传统剧目,都改不掉腐朽本质。只是,最近有个游戏火得莫名其妙,引发了一场比游戏本身更精彩的社会滑稽剧。《明末渊虚之羽》,一个主打明朝末年的动作游戏,玩家群集体炸锅。这游戏到底咋了?就冲着这个疑问,我忍不住拿起键盘聊两句。
游戏背景定在1647年四川,按照历史,这年清军早就大摇大摆进关了。可在游戏世界,清军似乎会魔法,全程隐身。玩家扮演所谓“白家小姐”,锦衣卫镇抚使的女儿,武艺超群,也敢穿少少的战斗服,还把明军、太监、甚至阴魂不散的崇祯皇帝一锅端。说实话,这都不算离谱。明朝晚节不保,谁眼里也不是好鸟。但令人抓狂的是,主角顺手还把农民起义领袖李定国、艾能奇、刘文秀悉数斩杀。张献忠身死前,还劝她不要干不义之事——英文版台词更直接:别投降清军。看到这,玩家全懵圈:小姐这立场,是不是变相为清当铺路石?
更令人忍俊不禁的,是剧情设定的“怪物弟弟”,名叫白克虏。名义上“克虏”是杀鞑子的意思,这弟弟却是最大反派。反讽玩到这种地步,戏都不敢这么写。主角的战斗装备更离谱:上阵杀人的时候穿蕾丝内衣加高跟鞋。这时候想起去年女拳团体还批评《黑神话》角色穿太多等性别问题,怎么到了这部游戏,小姐穿得简直像餐厅点心,她们一句话没说?难道穿越了一回双标门?
女拳与清粉,在正常语境下是互不待见的存在。一个喊“女权至上”,另一个吹捧“清朝威武”,彼此水火不容。可这回居然形成统一战线,共同高呼“支持创新”,对剧情内容“选择性失明”。原因嘛,说白了,皆因骨子里还在唱“宁予友邦,不予家奴”的老调。清代那一套,把好东西全给洋人,苦了自家百姓。现如今,换个马甲继续消费民族失忆,女拳、清粉各取所需,价值观合流罢了。
说白了,这款游戏最大的问题不是什么“敏感话题”,而是明知历史背景,却故意捂嘴,回避清军入川的事实,剧情遮遮掩掩,像在说:我们只是讲女主自强,不牵涉敏感哦。结果呢?国产游戏市场本就水深火热,这帮人又想挣钱又想立牌坊,还要尽量对外国势力示好。英文名故意用“wuchang”代替汉语拼音,明面尊重本土,实际上想着国际市场多捞一笔。到头来,这种两头不到岸的操作,只会让玩家觉得被戏耍,口碑扑街,销量惨淡。
玩家不是傻子。刻意回避历史真相,剧情自相矛盾,制作组如同家长里短吵架永远绕过主题,好像以为大家都健忘。谁都知道,明末清军入关是绕不开的大事,你不提只会更可疑。说什么“艺术虚构”,其实是“良心虚空”,历史游戏不敢正视历史,还自称正义,对得起谁?
这场游戏风波最后演变成两个“不相干组织”的大联欢。有人以为女权、清粉水火不容,实际这次用实际行动证明:只要利益吻合,敌人也能牵手共舞。为利合作,不奇怪;为共同对手携手,也说得过去。关键不是阵营如何变化,而是他们已经偷换了底层逻辑——只要不触碰某条“不可言说”的红线,其它全都可以绕路。
小结一句,玩历史游戏如同看一面镜子。今天的历史虚无症,其实是对现实社会问题的一种讽刺映射。很多人说,要“创新表达”,要“游戏中立”。可如果“创新”变成了欺瞒,“中立”成了虚伪,那最后剩下的只有满屏滑稽和玩家的愤怒。历史不能只剩下“选择性失忆”,否则每一次剧情的删除,都是对自己记忆的拔根。下一次遇到类似闹剧,提醒自己:别光盯着两方的标语,更要看清他们暗地里拉手的是谁。多点真诚,少点套路,这才是中国故事最有骨气的打开方式。
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,如涉及权益问题,请提供相关证明,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。
炒股配资平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